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3245阅读
  • 3回复

[心情故事]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2390
金钱
112638
威望
5927
注册时间
2007-01-09
最后登录
2024-06-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3-08-02 09:59:50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800名红军在贵州失踪

1934年,第52团奉命在甘溪一带阻击敌人,事后却离奇失踪。部队没有发现战场,也找不到将士尸骸,甚至连记载作战的那座山也不存在。
没有一人归队,找不到丝毫痕迹,这次事件被列为军事疑案,几十年不曾解开。
2001年,贵州省石阡县的文史工作者杨又铸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民俗:龙塘镇年轻人在不知道缘由的情况下,拿着大量的香火去崖底祭奠。



他从村里老人口中了解到,这似乎和一群年轻战士有关。老人所说的战士是否就是当年52团的士兵?他们年年祭奠的原因又是什么
从祖辈传下来的大型祭奠
2001年底,杨又铸听说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在龙塘镇一处山坡的崖底,有一片焦黑的崖壁。
当地的村民每年都会来这个崖底,插上大把的香火,烧完厚厚一堆纸钱,经过七十年的累积,这个崖壁下半部分才完全被火熏黑。可是村民们的先人坟地不在这儿,他们又是在祭奠谁?



为了搞清楚原因,他去到龙塘镇准备实地调查。可当地的年轻人也不清楚这个习俗是从哪里来的,表示从小到大看老一辈都这样,他们也就习惯了。
一个淳朴的中年男子听说他在打听村里祭奠习俗,透露这个习俗的目的好像是要给跳崖的士兵烧纸。看到杨又铸满脸的震惊,他还给出了一个地址,说这个地址的老人应该会知道。
这仿佛是个隐秘的线索,杨又铸顺着捋下去,终于在村庄里找到了窦远鹏,这个近80岁的老人回忆,他们每年是在祭奠那些跳崖的红军。



据他所说,在以前有一百多名红军战士,不愿意射杀当地村民,就在这山上的虎井沟跳崖了。
听到这个消息,杨又铸脑子里迅速想到了他追查两年的红军团失踪案。据记载,曾经的52团在困牛山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之后便不知所踪。部队派人寻找多次,可发现根本没有困牛山这个地方。
没有找到战斗现场,没有发现士兵遗骸,消失的红军团全员就只能记录为失踪。那这在龙塘镇跳崖的百来号人,会不会和当初消失的52团有关?



想到这里,杨又铸仿佛是看到了希望,他接连几天到处拜访周围村子的老人,结合档案资料和他们的口述,慢慢拼凑出了当年整个红军团失踪的真相。
血红的历史
1934年,红六军奉命向西出发,突破了国民军江西、湖南、贵州、广西的四道封锁线,在107日进入贵州省石阡县甘溪镇。敌军看其进入此地后,紧急调动了湘桂黔所在军队,准备三面夹击,消灭红六军。

当时红军战士面对敌人凶猛的进攻,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暂时打退了来犯敌军。可是前段时间奋勇突破防线,还未休整又进入激战,战士们精力耗尽。



战役中人员牺牲众多,枪支弹药补给严重不足,整个队伍都被打散成了三截。要是保持这样,部队很快就会被敌人挨个消灭。
在这危急关头,红六军首长为了突破险境决定采取游击战术,所有部队转入石阡县西边的山区,准备从深山老林中走出一条生路。当时本来是后卫的红六军第18师第52团,奉命改为前卫,在山林中紧急开辟道路,引领主力部队出山。

10月15日,为了前去印江与红三军会合,红六军打算从朱家坝途径板桥穿过石阡县。可没想到担任前卫的52军却在板桥附近遭遇了敌人包围。若不尽快脱险,整个红六军都要被国民军纳入包围圈。



10月16日,首长下令让担任前卫的第52团成为后卫,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并让红六军第18师师长龙云和团长田海清共同指挥作战。
当时的第52团已有战损,1000多人只剩800余人。可在接到任务的一瞬间,没有丝毫犹豫,他们从防御转为进攻,不断阻击疯狂包围的敌人,掩护主力部队向甘溪一带转移。
经历恶战,他们成功在朱家坝完成了断后任务。但是敌人穷追不舍,紧咬不放,他们若是贸然和主力军汇合,很大可能会直接暴露红六军部队位置。



为了混淆敌人视线,师长云龙让队伍暴露自己位置,一路向西游走,准备将敌人吸引到困牛山附近后再想办法撤退。
计策很成功,敌军追击部队的大部分军力被他们牵引,可没想到走到困牛山附近时,敌军包围了整个地区,将他们逼上了困牛山。



困牛山海拔五百多米,南、北、西面都有河流环绕,南方虎井沟还靠着一个70多米高的悬崖,只有东部地势较缓,属于易守难攻的地形。
经历多次顽强反击后,52团战士只剩400余人存活,为了尽可能保存队伍实力,龙云将队伍分成两支,他带领200余人由从峭壁上抓着藤条往下撤离,而团长田海清率领100多位战士在困牛山上的鼎罐堡阻击敌人。

依靠有利地形,田海清所率队伍在鼎罐堡用为数不多的弹药硬生生挡住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整个困牛山,仿佛成为了他们最坚固的堡垒。敌军见这一支小队久攻不下,气急败坏让士兵抓来了附近的村民,用上了一个兵者不屑的下三滥招数。
一百七十多名战士悲壮跳崖
10月16日下午4点,敌军用枪抵着村民,逼迫他们在前面开路,向红军小队位置不断逼近。
鼎罐堡埋伏阻击的红军看着有人靠近,拿起枪准备射击,但枪口一指却发现往上走的是普通百姓。
人群里有妇女,有小孩,有壮年,他们没有武器,也没有盔甲,神情恐惧,眼里全是泪水。排成排走在最前面成了一面肉盾。



这不排除是敌人扮演的可能,但也不能保证这些村民是敌人所扮。战士们左右为难,不愿向这些百姓开枪,只能找机会往人群后面射击,这让作战受到了很大限制。
而躲在百姓后面的敌军,仗着人墙的掩护疯狂向上进攻,在这激战中,团长田海清不幸中弹,当场身亡。
剩下的红军边打边退,被一步步逼到虎井沟的悬崖边,再无路可走。绝望之际,队伍里不知谁喊了句把枪砸了扔下河,一起跳崖,我们不能做俘虏!



随着就是众战士的砸枪声,17岁的司号员何步荣拿起军号,为第52团战士吹响了最后的冲锋号。
一百七十多名红军战士,没有一人怕死逃战,没有一人叛变苟活,也没向百姓射出一发子弹,全部跳下悬崖,绝大多数壮烈牺牲。
据村里老人说,因为当地的国民军队不断宣传,他们都以为红军是坏人,所以红军在问路时他们都保持沉默,装没看见,没听见。



可被国民军用枪抵住时,他们看着那些年轻战士随着冲锋号大吼着向悬崖跑去,这才明白红军是真正保卫他们老百姓的军人。
村民张国玉的爷爷就是被迫在困牛山当肉盾的人,他说悬崖的那条线上,站满了红军,刚开始还能听见肉体落在地上的声音,还有战士的吼声。可等到最后人跳完了,整个虎井沟变得安安静静,只有他们的啜泣声。连国民军也没说话,他们同样被震撼了。
因为白天有地方军团巡逻,村民们只能等到晚上,才偷偷去悬崖下面搬尸体,把战士们一个个挪到山上进行安葬。有位战士从高处跳下来摔到石头上,肢体都散了,他们在那周围找了好久,就想把人完完整整地埋葬。



负责吹号的红军战士何步荣因个子小,人瘦弱,跳崖的时候被一根藤条缠住昏过去,这才得以幸存。他在天蒙蒙亮时抓着藤条从虎井沟爬了出来,想要顺着河往外走,结果却在路上被土匪抓住。
好在一个路过的地主说他一个娃娃活着死了都没影响,杀了也不过是一具尸体,什么用也没有。有了这位地主的相救,他才从土匪枪口活下,被村民陈国善收养,改名陈世荣,在村民的庇护下留在了村子里。
在养好伤之后他想回到部队,但是由于当时红军战场到处转移,部队也在跟着迁徙,在地方国民军队重重环绕之下,他连身份都不能暴露,更别说找到红军队伍。



没法回去的陈世荣,将他最后为52团战士吹奏的军号收好,在当地娶妻生子,每年重阳节都和村民去虎井沟下面的崖底祭奠。
之后红军获胜,国民军威胁不再,他觉得战争结束自己没有能再做出贡献的地方,便没有回归部队,留在村子里为陈国善养老送终。
2001年,陈世荣逝世,正在四处打听的杨又铸都没来得及听他亲口说出真相。但好在老人把战斗告诉了后人,还将战争中的军号保留了下来,这才让52团的历史不再蒙尘。



当初分了两支队伍,田海清所带领的阻击队伍结局如此,那在师长龙云带领下撤退的战士结果如何呢?
山河念英魂
因为战斗物资紧缺,没有食物来源,52团战士们在前一天顶不住饿把桐油喝了,由此拉肚子拉到虚脱,浑身无力。
这200多名战士顺着河沟往外撤离,却被埋伏在周围的敌人袭击。他们手脚发软,敌军却人数众多兵力强大,经过激烈战斗,龙云身受重伤无法持枪被俘,身后的战士也被逐一消灭。
他们身后不远的悬崖上,就是拼命为他们断后的一百七十多人,战争残酷,他们并不知道双方的命运。



在被带回敌方监狱后,敌人对龙云进行了严刑拷打,想要从他口中了解到部队撤军方向还有作战计划,但龙云咬死不开口。
敌军见此又用上怀柔政策,想要以荣华富贵和生命无忧引他上钩。但龙云意志坚定,誓死不降,和敌人耗在监狱中,最终因伤口感染牺牲。

第18师第52团虽然大多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骁勇善战,总能出色完成任务,多次立下战功,是红六军的王牌部队。
这次奉命阻断敌人追击,52800余名战士,以全军覆灭为代价,成功阻断了敌人追击,吸引走了敌军火力,为红六军大部队的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在红六军与红三军成功会合后,部队发现承担断后任务的52团无一人归队。据红六军战士口述,52团去往困牛山迂回拖住敌人,可部队派人寻找后,却发现没有困牛山这座山。
他们猜测全团战士可能是因战牺牲,想要为他们记功,可惜当时的军功评定严格,在找不到战场、尸骸的情况下,无法申请。

师长龙云带队往西引开敌人追捕,战斗地点发生改变,困牛山的记载又查无此地,所以800多名战士只能全部被列入失踪档案,无法升为烈士。



直到70年后,杨又铸花了几年时间去走访调查,才发现困牛山只是在部分村民口中称呼的地名,在地理图册中没有记录,甚至连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
这个真相的发现让杨又铸心跳加速,他想要为烈士们正名。

之后的几年里,他查阅大量资料,自掏路费跑遍周围好几个村,终于收集了能够证明困牛山跳崖红军就是52团战士的证据



2004年,调查结果成功上报,52团在困牛山的战斗被肯定,全体成员被追加为烈士。困牛山下,一座纪念碑拔地而起,在此纪念困牛山牺牲的英烈。
在此过程中,400名战士在路上牺牲,找不到遗骸。但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他们一样受到后人崇高的敬意和缅怀


3条评分金钱+5威望+6
hmz549790951 威望 +1 - 2023-08-03
生命无限精彩 威望 +5 优秀文章, 2023-08-02
生命无限精彩 金钱 +5 优秀文章, 2023-08-02

发帖
28262
金钱
47065
威望
18934
注册时间
2008-09-07
最后登录
2024-06-01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3-08-02 13:40:07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为什么江山美如画,都是先烈染红它。

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都是前辈付出青春和鲜血换来的。那些黑子天天在网上歌颂老蒋,怎么不骂他放小日本进入东三省,才导致后面全面侵略中国?
1条评分威望+5
江南。 威望 +5 感谢分享 2023-08-02

发帖
22390
金钱
112638
威望
5927
注册时间
2007-01-09
最后登录
2024-06-02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3-08-02 20:37:20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